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12月17日中五級中文科聖誕網誌題目

中五級中文科聖誕網誌題目

1.          中國人無論紅白事,總要「吃」一頓。如果不「吃」,有何代替?
2.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3.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4.          「生意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你同意嗎?
5.          香港教育問題最根本的是……。
6.          香港需要怎樣的特首?

以上六題,任擇其二,試各以三百五十字,談談你的看法。

48 則留言:

  1. 題目5
    現時香港有九年免費教育,即學生不需要支付學費,只需要支付堂費,冷氣費等雜費。在表面上,這可令青少年更易接受教育,然而,在現今香港的教育制度中¸其實在實行精英制。在小六選擇中學時,成績較好的可優先選擇心儀學校,而在學校內亦會因應各人的成績和表現而編班¸成績較好的一班學生¸會接受較積極的培訓¸其目的是希望集中培育精英¸將人才與非人才分流¸選擇適合的人才修讀適合的課程。但是,這種政策只會令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接受優良的教育,那麼只會變成好的繼續好;差的繼續差,形成實力懸殊的局面。這個精英主義的問題也導致另一個問題產生。現時正進行334新高中課程,現在的中五生為首屆學生,他們需在2012年進行首次的中學文憑試,也意味著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將不獲使用。問題就是,這樣會令大學生的質素逐漸下降。因為如果學生能通過文憑試,就可以讀大學,但是這個文憑試的程度只是會考之上,高考之下,而且現在就只有這個公開考試,令大學學位的競爭將會更大,也令不能讀大學的學生在考畢這個公開試後不知所措。
    總括而言,香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日漸走向精英化和不公平,所有學生不能受公平的教育,影響他們日後的發展。

    回覆刪除
  2. 題目2
    生活中,我們會與不少人建立關係,如親人,友誼,夫妻關係等等,我們會經常與他們共處,久而久之,就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是,人生路上,總有一些我們討厭的人要面對,這是不能逃避的,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與討厭的人和平地共處? 第一,要友善,人與人之間常不少爭執,與討厭的人可能會更多,但如果我們都能抱著友善的態度去相處,自然能省卻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爭執。就算對方態度差劣,我們也要抱著友善的態度,自然可化干戈為玉帛。第二,要尊重,人與人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尊重別人的權利,尊重別人的需要,就算是面對討厭的人,也要尊重他們。如果是不尊重,人們也不會尊重我們,兩者是一個平衡。第三,要坦誠相對,人人都應坦率、誠實地相處,從而互相了解,互相學習,學習別人的好處,改善自己的壞處。對著討厭的人,就應該坦誠說出討厭的原因,因為這些可能只是誤會,如果說了出來,可能會化解大家的誤解。不坦誠便是說謊,是虛偽,是偽君子。就算與討厭的人相處,也都離不開「友善」、「尊重」和「坦誠」。

    回覆刪除
  3. 題見2
    在這個地球上,有不同種類的人,有白種人、黃種人、黑人等等。在社會上,會有些你所仰慕的人、尊敬的人,亦有你所討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必定有一些你所討厭的人,但你們會怎樣對待他們呢?歧視他們?杯葛他們?還是在背後抹黑他們?我卻不認為這樣的,我認為無論是甚麼人,大家也應該守望相助,互相尊重,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盡量避免發生爭執。若然發生了,那麼我們應該盡快解決問題,以免加深兩者之間的矛盾,從而產生分歧。另外,我們知道每個人有各自的優點及缺點,我們要學識接納和包容他們,讓他們對自己沒有戒心,那麼大家便可以坦誠相對,和睦共處。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大家只要不要帶着色眼鏡,主動與你討厭的人溝通並了解他們,而且還要從行動中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沒有任何偏見等意思,那麼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回覆刪除
  4. 2.
    大家不是聖人,亦不是完美的人,相信也可能會有一、兩個自己討厭或不喜歡的人。首先你要細心想想你討厭他的原因:一、可能因為你認為對方討厭你,因此你也不喜歡他;二、只憑自己的直覺,直覺上覺得那人很討厭;三、他做了一些討人厭的事情,或喜歡惹事生非,是班上的調皮鬼等等。
    其實與其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如果是因為原因一,就要先檢討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可能是自己說的話傷害到別人,又可能是自己做了一些事情,惹別人討厭。那你就要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小事而大吵大鬧。
    一般人一遇到自己討厭的人,就不打算與他相處,只會意氣用事,向負面的方向想,例如:杯葛他、排斥他或一見面便破口大罵。因此我們要與討厭的人共處,就要以友善的態度,表現對他的欣賞,衷心地尊敬他,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發生爭執等等,這樣才不會惹人討厭,對方也不會討厭你,達至雙贏的局面。

    回覆刪除
  5. 3.
    中國歷史科,雖然不是必修的科目,但可以增加我們對自己祖國歷史的認識,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祖國的背景和歷史,可見,修讀中國歷史科也沒有甚麼壞處。
    但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答案是不一定。要是身為中國人,不修讀中國歷史,也沒有很大壞處,大不了便不選擇需修讀中國歷史科的職業,對自己沒有害處。但學會更多認識,總比一事無成好,因此我們也要略懂一點中國歷史,這有助我們寫文章,亦同時增加我們職業的選項。
    不過,現今資訊科技發達,想學會中國歷史,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科。我們可以透過電視節目、電台、網絡等多種媒體或書籍,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
    總括而言,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科,想學習中國歷史,也可透過各種不同方法。不修讀中國歷史科不會找不到工作,不會失業,也不會引致死亡,現時許多成功人士大多都行商,中國歷史的知識對他們的職業也沒有很大幫助。所以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科。

    回覆刪除
  6. 自1978年開始,港英政府在香港開始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又在2007年開始推行12年免費教育,可見得政府給予港人很多的教育福利。可是,有些不願讀書,天或者沒有讀書天份的青少年要讀書,呆在學校12年(小學和中學)。
    另外, 334學制也是一個大問題。現時正進行334新高中課程,現在的中五生為首屆學生,他們需在2012年進行首次的中學文憑試,也意味著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將不獲使用。問題就是,這樣會令大學生的質素逐漸下降。因為如果學生能通過文憑試,就可以讀大學,但是這個文憑試的程度只是會考之上,高考之下,而且現在就只有這個公開考試,令大學學位的競爭將會更大,也令不能讀大學的學生在考畢這個公開試後不知所措。
    總括而言,香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日漸走向精英化和不公平,所有學生不能受公平的教育,影響他們日後的發展。

    回覆刪除
  7. 題目3
    無論在新學制,還是舊學制,我們也可以修讀中國歷史科,這不僅增加我們對自己祖國歷史的認識,而且能多方面認識祖國,可想,中國歷史科並不是甚麼差的科目吧。
    然而,我卻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科。雖然身為中國人,修讀中國歷史是理所當然的。但不修讀這科,也不會帶來甚麼大的影響,最多只是腦袋沒有這些知識而已。相反,
    修讀後可能對你日後有莫大的幫助,例如︰ 吸取祖先們的教訓、有助自己的學業及書寫等方面。
    在這個資訊科技的世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媒介,得悉各種各樣的訊息。所以我們不會只在課堂上才能學習中國歷史,我們還可在網上、電視節目、詢問父母等方面得知。
    總括而言,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首先,除了教師或講師之外,中國歷史在找工作方面沒有太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在這個資訊科技的世界當中,每個國家或公司,都以經濟為主要目標,試問修讀中國歷史的,有甚麼用處呢?嚴重的他們可能會面臨失業。就現今的社會來看,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科。

    回覆刪除
  8. 自從1978年開始,港英政府在香港開始推行九年免費教育.而在2007年開始改為了12年免費教育,可見得政府給予港人很多的教育福利,令學生不需要支付學費,只需要支付書薄費,冷氣費,課外活動等等的雜費,也令現今的青少年都得到了讀書的機會,因此,令到現今不想讀書的青少年也必須要完成小學及中學的課程。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近年開始推行的334學制,現在的中五為首首屆學生,而學生不需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只有中學文憑試。而這個中學文憑試,在會考之上但高級程度會考之下,因此,只要通過中學文憑試就能升讀大學的資格。所以,我覺得這個既學制,對很多的青少年受到影響的,不想讀書的人,也要白白浪費時間,今日等待讀完的一天;而這個中學文憑試,令入大學的學生增加了很多,因為沒有了會考去選出一些精英,令成績一向不好的學生,也能幸運地升讀大學。
    最後,我覺得334學制的推行,讓很多的學生帶來了不便。

    回覆刪除
  9. 在地球上,我們會遇到不同種族的人,有中國人﹑英國人﹑非洲人﹑菲律賓人等等,也有不同種類的人,有白種人、黃種人、黑人等等。而在生日裡,我們也會有自己羨慕的人,尊重的人等等,相反,我們更會有討厭的人,憎恨的人等等。
    當你遇到這些討厭的人,你會怎樣做呢?首先,人與人相處的態度是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提醒,互相尊重等等,這樣便能得到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了。我覺得討厭的人,只是自己對他的偏見,可能做錯了一些很細小的事或是一些爭執又或是做了一些你不喜歡的事,你就開始討厭他,不斷排斥,杯葛,歧視,背後抹他等等。但是,我們應該懂得原諒別人,接納,包容他,這樣便能成為很好的朋友,所有的問題也能一一地解決。
    總括而言,我們面對自己討厭的人,也應該要友善地去對待他和尊重他,不要對他有偏見,控制自己的怒氣,以免再有爭執發生,這樣問題便得到了解決,令他不再成為你討厭的人。

    回覆刪除
  10. 3.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主修中國歷史,但也必須認識基本的歷史知識,中國五千年文化當中的歷史大事,也許會有事不關己的心態,對以往國家發生的事不聞不問。可是歷史結集了前人的智慧,而已身處在同一個地方,不是應該了解一下該地方的過去嗎?
      古語有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以歷史作爲鏡子,可以看到歷代的興盛與衰亡的原因,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例如古時的君皇夫差,因沉迷女色、玩樂,自毀江山的史實,教訓我們不應沉迷玩樂,自毀前程。亦有君王因誤信奸臣﹑小人,令百姓生活困苦,民不擾生,最終被推翻。同樣道理,若果我們錯交損友,誤入歧途,走上不歸路,最終亦會受到懲治。
      其次,身在香港的中國人受英國管冶了一百年,在中國歷史的課程中除了學習到前人的智慧,更可以加深對國民的身份認同,關心祖國的一事一物。
      因此,中國人不一定要對中國歷史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要主修中國歷史,但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

    回覆刪除
  11. 題目二
    人由出生開始,就必須要跟不同的人相處,總會有機會遇到與自己不太合得來,甚至討厭的人。因此,要在現今這個社會生存,我們便要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不管是自己喜歡或是討厭的人。那麼,要如何跟討厭的人共處呢? 這並不困難,最重要是要了解對方有什麼地方是令你有不滿的,看看到底是自己的偏見還是他真的有不好的地方,並在了解的過程中發掘他的優點和嘗試改變自己的看法,再不然就盡量專注在其他要合作的事情而不要太計較他的為人,否則只會令自己更討厭這個人。另外,我們應該以禮待人,不論是否討厭他,對任何人都必須有禮貌,讓人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這樣他亦會客氣的待你,要共處便不成問題了。其實我們討厭別人,很大機會是因為一些誤會引致的,所以面對討厭的人,我們更應該與他多溝通,多留意他的優點,讓討厭的人變成友好的人,要共處便更容易了。

    回覆刪除
  12. 題目三
    有些人認為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而我則覺得不一定要。當然我不是想說中國歷史不重要,若果對自己國家一點了解都沒有便未免太離譜了。身為中國人,有些史實是必須知道的,但很多時候這些知識並不是在中國歷史課上學會,就好像我校在初中並沒有設立中國歷史科課程,那麼是否沒有人(除了在高中選修中國歷史的同學)懂得中國的歷史呢? 當然不是。現時在不同科目的課程總會有有關中國歷史的內容,如世界歷史、地理、經濟、中文、通識等,雖然並不存細,但卻足夠讓同學對中國有基本的認知。再者,若強將中國歷史列為必修的科目,同學對這科的興趣一定會降低,更有可能令同學對中國的歸屬感減低.,這樣學習中國歷史的意義又何在? 何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要學會實在不容易,那同學如何才稱得上有修讀過中國歷史呢? 總要有一個介限的。總而言之,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但不表示可以任何中國的歷史都不知道,基本的史實概念還是要有的。

    回覆刪除
  13. 2.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活了很多年,遇見的人有很多:有男的,有女的;有善良的,有邪惡的;有熱情的,有冷漠的。在這其中,當然會有自己喜歡的人,但是自然亦會有討厭的人,要如何與自己討厭的人共處呢?我會選擇可避側避,因為我不會想與自己討厭的人有任何交集。
    但是,有些討厭的人是避無可避的,例如:上司,你不能避免與上司共處,因為你要依靠他出糧來吃飯;你亦不能向上司表明你討厭他,因為你會因此被開除。所以你要學會忍耐及做好本份,你不犯人,人不犯你,做好本份就好了。
    我認為與討厭的人共處,最重要的是忍耐和做好本份,對討厭的人不一定要針鋒相對,「退一步,海闊天空」。


    3.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有人認為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我認同。有人認為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我不太同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不能否認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但是我不認同中國歷史科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修讀中國歷史呢?熟讀中國歷史有何用途呢?難道把中國歷史倒背如流就能改寫歷史嗎?我認為中國人是應該要知道中國的歷史背景,如果被外國人問起,不懂得回答,會丟臉吧!
    而且,現時亦有很多科目會包含中國歷史的成份,例如:中國語文、通識、英國語文等,所以不需如另外加一科來讓我們了解中國歷史吧。
    所以我認為中國人要了解中國歷史背景,但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

    回覆刪除
  14. 2.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上,難免會有摩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想法、主觀喜好和價值觀, 所以並不可能要每個人都順著自己的意思和認同自己 。有不同的原因會令你討厭一個人,因為世上並沒有完美的人,即使人緣再好的人一樣都會有不喜歡他們的人存在。然而我們應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呢?是應該要逃避?還是直接擺出一臉不屑呢? 其實兩者都不合適,直接表明令別人和自己都不開心,何必呢?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其實很多時侯討厭一個人都可能源自誤會或是不夠了解對方。我們應該正視問題,面對自己討厭的人我們應該盡量放下偏見,找機會談一談, 這樣可以減少分歧和誤解。如果我們無法不討厭一個人,就把他當成一個陌生人吧, 你可以嘗試不裡會他,更不要讓他影響你的心情。如果減少了接觸,摩擦也會減少,到時候你可能發現其實他並沒有那麼討厭呢!



    3.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我認為中國人並沒有非修讀中國歷史科不可的必要。
    修讀中國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現在的那塊中國土地發生過什麼事情,還有為何現今的社會會發展成今天的模樣等等。再者,古人的行為有借鑒的作用。我們可以從過去的事情吸收經驗和教訓,以免重蹈覆轍。然而我認為學習中國歷史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歷史有借鑒的作用是沒錯,但是其實沒有修讀中國歷史科,也可以從你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所經歷過的事件中吸取經驗, 學習如何成功,如何接受失敗等等都不一定只要透過學習中國歷史所懂得的。而且現今的資訊科技十分發逹,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認識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由史前時代到二十世紀至今有着幾千年的歷史。要學懂全部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學懂基本的背景知識就可以了。

    回覆刪除
  15. (2)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每個人都有不同性格,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而且人夾人緣,所以我們一定會遇到一些討厭的人。
    如果我們面對著那些討厭的人,我們可以盡量不與討厭的人交談,減少接觸,因為討厭的感覺會令你不客觀,有偏見,即使那人做得再好,你都只會覺得那人做的不及好朋友做的那樣好。
    雖然感覺令我們會有偏見,但都應該客觀,不要以討厭的感覺去分析每一件事,假如那人真的做得好,亦應該欣賞,不應該喝倒采,因為即使你不喜歡,但不等於你有權去選擇尊重誰人,就算你討厭,也要尊重。
    假如那人做了一件錯事,你亦不應該不斷重複著別人的錯甚至替他「宣揚」,人誰無過,假如做錯事的人是自己,你都不會希望有人幫你到處「宣揚」,被別人取笑,排擠甚至欺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即使面對著討厭的人,如非必要,不要跟他接觸,即使不減少你對他的厭惡感,至少能不增加。但如果是避無可避, 一定要接觸,亦要記住要尊重別人。

    回覆刪除
  16. 題目 2
    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人既非完美,自然有不可愛之處。因此,讓你討厭的人,多之又多。
    簡單一點說,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是在於所謂「人夾人緣」,沒有人可以絕對的成為「百搭」,百分百做到面面俱圓來取悅所有人的.
    然而,「多個朋友,好過多個敵人」,因此,我們要學懂與人和諧相處, 唯有盡可能做好自己的本份. 如果是因為自己有錯而得罪了對方, 便要好好自省, 改過, 並找適當時機致歉, 希望可得對方諒解. 但是如果錯不在自己, 而是對方的偏見, 或許是須要找機會對話, 使雙方可以多此了解各自的立場和感受, 減少分歧和誤解.但是如果錯不在自己, 而是對方的偏見, 或許是須要找機會對話, 使雙方可以多「些」了解各自的立場和感受, 減少分歧和誤解.

    題目 3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的故事,看似遙遠,卻又親切,讀中國歷史,就好像讀自家的事,關心自家的事.
    現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實都是由古代傳承和發展而來。了解人類的歷史,可幫助我們尋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了解我們的社會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此外,古人的行為和處事方法,對現代人來說仍有借鑒的作用.
    雖然歷史不停發展,但人性是不變。學歷史的人可以從過去的事情,明白一件事如何會成功,如何會失敗,我們可以從這些事吸收經驗,以免重蹈覆轍。
    然而,讀中史可以幫人看事情可以看得更深入,可以了解事情的成因和影響,有助人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影響人生。
    只有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們的民族才能在傷痛中站起來, 只有珍惜前人的努力及智慧, 才能不走冤枉路, 在世界的洪流中不畏挑戰, 勇往向前. 讀中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祖先的過去,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回覆刪除
  17. 6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說過:「行政長官無論由誰來做,不論是由四百萬人還是四百人選出,他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北京領導層和香港市民的期望實在相差太遠,行政長官卻要橫跨二者之間的鴻溝。」
    中港之間存在巨大的政治鴻溝,要有效平衡及整合兩地的分歧並非易事,但這正正是香港行政長官的責任所在。根據《基本法》第43條,行政長官需要同時「對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這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憲制安排,決定了特首的角色不同於一般地方官員,而必須肩負「上要對中央效忠、下要向港人交待」的「雙重政治責任」。可惜,回歸以來的兩任特首,不論是董建華還是曾蔭權,似乎都未能徹底參透這套一國兩制的規則. 一國兩制的有效運作,需要真正的大政治家。但在可見的將來,這又會否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奢望呢?


    5.
    香港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時而母語教學,時而微調方案,更錯的是,未經各界廣泛首肯便廢除高考、會考,改行「三三四」全新學制。變化翻天覆地,試問慘成白老鼠的千萬學子又如何招架得住?學生壓力爆煲,不淪為有病一族才怪!《南懷瑾講演錄》,其中談到的教育現象就相當精彩,放諸今世仍相當貼切合用。書中說:「幾十年教育的演變,不但讀的書沒有用,還浪費了孩子們的腦筋,把孩子們的身體都搞壞了。因此,我也感到有個重點問題,這樣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會變成精神病……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威脅人類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精神病。現在是精神病開始的時代了,我發現很多年輕的孩子們精神都有問題了,歸結起來就是教育的問題。」

    回覆刪除
  18. (3)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因為要了解中國歷史才稱得上中國人。但我卻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因為現在有一科通識科,當中也包括了不少中國歷史。我認為大概知道中國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就足夠,至於當中的細節,其實不知道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學習也要講求興趣,我相信不是每位中國人也對中國歷史有興趣,有很多人都會覺得歷史科就是很沈悶的一科。即使背了,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應付考試之後就會把所有東西忘記。強制性的學習,成效一定不會好的。
    其實如果中國人要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可以去借閱一些中國歷史書,又或者到中國的首都—北京遊歷,也能夠知道更多中國歷史文化。
    身為中國人,對中國歷史有一定認知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就變了強制性學習,令本來對中國歷史科沒有興趣的同學更反感,會弄巧反拙。而且要認識中國歷史不一定只是靠書本,還有其他方法。

    回覆刪除
  19. (2)
    我們每日都要跟不同的人相處,但是人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難免會跟討厭的人打交道,究竟我們要如何跟他們相處呢?
    其實,討厭是一種感覺,當我們認為他人的行為或性格與我們的感覺有衝突時,我們便會討厭那個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正如我們認為母親每日都催促我們溫習,長篇大論地分析不溫習的後果,而我們十分討厭她的行為。這時母親的行為與我們的感覺有衝突,於是我們便討厭母親,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
    其實,這已構成了偏見,因為我們的主觀情緒形成了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很容易構成誤解,爭執便是這樣形成。小的會上法庭,大的會兵戎相見,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深仇恨,令問題更難解決。
    所以,我們要放下成見,每一件事都要用客觀持平的角度出發,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支配。另外,我們要互相理解,了解他們的想法,易地而處,多從他人的角度出發。
    只有互相理解,才可以與不同的人相處,才會有雙贏的局面。

    回覆刪除
  20. 2
    說真的,該如何面對討厭,或是不喜歡的人真的是一件難題是應該逃避?假裝?還是直接擺臭臉表明呢?看來每個人都會依照自己的個性或是當下的情境而有所選擇的對策。只是,在一般情形之下,到底怎麼做才是最好呢?還記得從小父母常常告訴自己做人要圓融,即使不喜歡也不要表顯得太明顯或是起衝突。但這樣又顯得太虛假了一些,但表明或是選擇逃避好像也不是好方法。所以個人覺得 對自己坦白才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沒有很喜歡你,但也不必看到對方就不開心。當然起衝突更是沒必要,逃避更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況且每個人都是獨立且特別的個體,即使人緣再好或再有名的人,一樣都會有不喜歡他們的人存在。要坦然接受這個事實,你一定有不喜歡的人,也一定有人不喜歡你,這是很正常的。而且有時候的磨合與碰撞也是人生必經磨練的過程之一。坦白,但不隨便發脾氣或因人廢言去對待我們不喜歡的人,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回覆刪除
  21. 3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身為中國人,怎可對自己民族的發展不認識呢?雖然,修讀中國歷史可加深我們對祖國的認知,但我認為中國人也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身為一個國家的公民,是應該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有所認知,但也不致於要去國家的修讀歷史。現今社會,我們可以從不同渠度穫取不同知識,例如,電視,電腦等,要吸取基本知識也不一定要修讀該科目。身為中國人,不一定需要對歷史細節,芝麻綠豆之事瞭如止掌。要掌握未來,也得了解歷史,以史為鑑。古今中來的道德、文化,流傳至今如此良久,換取了很多經驗,作為演繹事情轉變的基礎。儘管不選擇修讀中國歷史,仍不代表能夠對我國歷史絲毫不察,得過且過。

    回覆刪除
  22. 2.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在漫長的人生路裹,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同類型或性格的人有令你喜歡的、欣賞的。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總會有缺點、令人討厭的地方,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思想、行為和價值觀都各不相同。因此,你還會遇到令你討厭的人。而當我們遇到這些人的時候,我們會怎樣做呢?有些人會杯葛他,有些人會對他露出不屑的表情,更有些人會侮辱他,甚至以粗言穢語來罵人。其實,我們不應粗暴地對待他們,就算討厭他都應保持風度及應有的禮貌,就像大家踫面時,應與對方打招呼,如點頭或微笑。除此之外,我們更可與他坦誠相對,找個機會坐下來一起談談,這樣便可減少彼此的磨擦。而當我們面對「另類」的討厭人物,如上司、老師等的時候,便應做好自己的本份,這樣便可跟他們減少磨擦了。其實我們無論對人或事都應將心彼己,並以禮待人,這樣便可減少很多爭執和磨擦。

    3.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可是要對其有基本的認識。原因有三﹕一,身為中國人卻對自己祖國的歷史毫不認識,當遊人問你有關中國的歷史如誰是第一位統一六國的君王,你都不知道,你不感到羞恥嗎?再者,現時很多外國人都有修讀中國歷史,對其有一定的認識,甚至還多於我們,而現在香港的青少年對自己的祖國更是一問三不知,這個時候你不會有愧為中國人的感覺嗎?
    第二,唐太宗曾經說過一句話︰「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知得失。」我們對歷史有一定的基礎認識,了解歷史,可以史為鑑,古時已犯過的錯誤我們便可避免重蹈覆轍。
    其三由古至今我國的道德和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可藉著了解歷史來換取很多寶貴的經驗。
    而且現在資訊科技發達,上網便可搜尋到中國的歷史背景,方便又快捷。除此之外,現在的中國語文科、通識科、世界歷史科等等都含有一些我國歷史背景的資料。因此,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但都應對我國的歷史背景有基本的認識。

    回覆刪除
  23. 在法國大革命當中,法國人民不惜以生命作為代價,希望換來自由。所以,引述法國哲人羅曼羅蘭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可見人們對自由的嚮往。但是,我不太同意。
    毫無疑問,有了自由,我們可以發表理論及學說;有了自由,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於創作方面大展拳腳;有了自由,我們可以不畏強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及不公平。
    可是,反觀近來香港,很多人濫用自由。例如,部份人(如水貨客)在單車徑分發貨品,嚴重妨礙他人使用單車。但部份水貨客認為他們在何處分發貨品是他們的自由,不過,他們已剝奪他人使用單車徑的自由。這件事令我反思究竟自由真的如此可貴嗎?
    其實,生命才是最珍貴。皆因自由可以憑一雙手去爭取,儘管過程是十分艱辛,都不是沒有可能。至於生命呢?一旦失去了便是失去,沒有人可以拿回,除了上帝。不管你擁有多大的自由,你失去生命,沒有命享受,讓你得到自由又如何,又有意義嗎?

    回覆刪除
  24.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首先我認為要定義一下何謂討厭的人,世界上沒有一樣絕對好或絕對壞的東西。凡事只在乎人的看法。如果你對一個人存有偏見,無論他做的每一件事也是討厭的,所以我們在想"何與討厭的人共處?"時也要首先好好問一下自己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他/她是否一個真正討厭的人。
    如果不幸地你真的認識了一個討厭的人的話,我認為你可以試圖逃離他的生活圈子,萬一服真的要共處的話,我們便應該盡能力減小對話
    。但是其實我們也要做好自己我本分,我們應該以禮待人,多留意他的優點,接受他們。我們要放下成見,每一件事都要用客觀持平的角度出發,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支配。還有我有應抱有同理心,我們要互相理解,了解他們的想法,易地而處。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與討厭的人共處,減少分歧和誤解。

    回覆刪除
  25.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所討厭的人,即使人緣有多好也不例外。雖然有討厭的人,但有時候我們可能要跟他們共處,甚至合作。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怎樣和他們共處。
    其實與討厭的人共處,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有以下幾個,分別是:避免和減少衝突,留意優點和做好自己。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避免和減少衝突的話,其實是可以令到雙方的關係不易惡化,矛盾不會加深。
    再者,我們應多加留意和發掘對方的優點,嘗試去欣賞他們做得好的地方,接納他們比較差的地方。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改善雙方之間舷關係,使拉近雙方的關係。
    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要別人對你好,就必須先對別人好。只要我們做好自己,以禮待人,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可以和大家好好相處。

    回覆刪除
  26.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有人認為既然是中國人,那就必須要修讀中國歷史。要對中國歷史有認識才算是一個中國人。我卻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但要有基本的知識。
    在現今社會,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去接收資訊,例如:電視,電腦,書本等等。我們不必一定去修讀中國歷史,才可以認識到中國歷史。相反,我們還可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是我們都必須要有對中國歷史的基本的知識。試想想,如果別人問到你關於一些中國歷史的問題時,身為一個中國人卻不懂回答。這是多麼難以置信的事情。
    再者,我們可以從前人的過失中加以反思,從中學習。這樣可以避免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
    因此,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但要有對中國歷史的基本的知識。

    回覆刪除
  27.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有人認為中國歷史這個科目是多餘的,而我卻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認為身為一個中國人,認識自已祖國歷史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此我認為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
    唐太宗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古為鏡的意思,就是參考前人的所作所為,了解過去的歷史。可知興替的意思,是知道前人的成敗原因。換言之,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可以讓我們知道前人怎樣才能成功,怎樣以至失敗。
    除此以外,外國人不會深入研究我們祖國的歷史,如果我們不修讀中國歷史,中國源遠流傳的五千年歷史,就有可能因無人認識而漸漸失傳。因此,我們要修讀中國歷史,將中國的歷史承繼下去,並將它發揚光大,傳至各國。
    總而言之,中國歷史可作我們的借鑒,另外我們亦應將它發揚光大。因此,我認為身為一個中國人,修讀中國歷史是有必要的。

    回覆刪除
  28. 如何與討厭的人相處?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因為世界上並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所以人生遇到自己討厭的人也是十常八九的。有些人面對討厭的人,會選擇去逃避或憎恨他們。當大家一同合作的時候,便會常常產生不必要的磨擦。原因是大家針對的是那個人,而不是針對整件事情上。這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的偏見,覺得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合自己的心意,從而對他特別的挑剔。
    既然我們不能逃避與討厭的人相處,那我們便應該以平常心去面對他們。我們應該放開自己的懷抱去重新了解和包容他們,我們會發覺他們其實也有優點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如此的討厭。每個人也有他們的長處,我們應該嘗試去接受他們,因為即使你們有多麼的令自己討厭,他們與我們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應該受到公平的對待。假如我們能夠仔細去聆聽討厭的人的意見,可能會令自己有另一番的體會和領悟的。總括來說,無論那個人有多令自己討厭,我們也要以禮待人,不應歧視他人。

    回覆刪除
  29. 中國人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嗎?

    作為一位中國人,我們是不可能不知道中國的歷史,因為在歷史中,我們可以吸取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過錯。我們知道了中國的歷史,可以明白前人的努力,推動我們繼續進出。但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來知道中國的歷史,現在隨著資訊的進步,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途徑去接觸歷史的。在學校,不同的科目也協助我們去了解中國的歷史,例如:中文科或通識科,都能使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讓我們對自己的祖國有基本的認識。此外,我們也可透過電腦、電視、書籍去了解中國的歷史,這樣會更加的方便。同時,人們能夠依自己喜好,去選擇了解中國歷史的事跡,而不會因為強制性去了解一些自己沒有興趣的歷史,最後令到自己對修讀中國歷史而反感。
    總括來說,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的。只是身為中國人應該對自己的祖國有基本的認識,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就可以了,否則會被人恥笑。

    回覆刪除
  30.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在這個一日千里的社會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人和事,而在這些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人之中,總會有些我們所討厭的人。這是一件在所難免的事,但要面對討厭的人,卻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不能因為討厭他們,便克意迴避,不相見面;亦不能因厭惡他們,便處處阻攔,公私不分。因此我們要學懂與自己所討厭的人相處,以減低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首先,我們可以主動與自己所討厭的人對話,了解他們心中所想。因為討厭的感覺多數因誤會引起,主動查證可化解誤會,改變我們對他們的印象。
    其次,我們可以盡量不扞涉他們的事,減少與他們的接觸。所謂河水不犯井水,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我們不主動引起事件,別人也不會來騷擾我們。
    最後,若我們所討厭的人是些喜歡生事的人,我們亦不能莫視。我們可以向掌權人士求助,圖以阻嚇他們,令他們不敢再生事非。

    回覆刪除
  31. 題目2
    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 人既非完美, 自然有不可愛之處.
    即使你是世上一位完美的人, 但周圍的人既不是完美的, 各自有不同的偏見、主觀喜好、性格、價值觀 ... 面對你之時, 也會產生不同的愛、惡和接受程度. 簡單一點說,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 很多時是在於所謂「人夾人緣」, 沒有人可以絕對的成為「百搭」, 百分百做到面面俱圓來取悅所有人的. 此外, 即是你是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 愛心十足, 事情也辦得妥妥當當, 受眾人歡迎, 但此時也必有些人因你的好人和受歡迎而妒忌你的.
    要與人和諧相處, 唯有盡可能做好自己的本份. 如果是因為自己有錯而得罪了對方, 便要好好自省, 改過, 並找適當時機致歉, 希望可得對方諒解. 但是如果錯不在自己, 而是對方的偏見, 或許是須要找機會對話, 使雙方可以多此了解各自的立場和感受, 減少分歧和誤解.

    回覆刪除
  32.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的故事,看似遙遠,卻又親切,讀中國歷史,就好像讀自家的事,關心自家的事.
    現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實都是由古代傳承和發展而來。了解人類的歷史,可幫助我們尋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了解我們的社會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此外,古人的行為和處事方法,對現代人來說仍有借鑒的作用.
    雖然歷史不停發展,但人性是不變。學歷史的人可以從過去的事情,明白一件事如何會成功,如何會失敗,我們可以從這些事吸收經驗,以免重蹈覆轍。
    當政治人物、大商家,總之是決策人物,都會對中史有所認識,因為歷史是決策的秘笈,極具參考價值。如王安石的變法何以成功,一個帝國何以興隆又何以傾頹。
    讀中史可以幫人看事情可以看得更深入,可以了解事情的成因和影響,有助人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影響人生。
    近日,又看到中日關係出現問題的新聞。日本政府有意無意之間,在戰後多年,不斷淡化二戰時的侵略歷史。一般日本市民,雖知道自己國家過去的不是,但對某些中國人民的傷痛,並不是太了解。當年日軍的暴行,和南京大屠殺等,他們也是一知半解。偏偏,日本政府就要在這些問題公開地與中國對著扯,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只有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們的民族才能在傷痛中站起來, 只有珍惜前人的努力及智慧, 才能不走冤枉路, 在世界的洪流中不畏挑戰, 勇往向前.

    回覆刪除
  33.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的故事,看似遙遠,卻又親切,讀中國歷史,就好像讀自家的事,關心自家的事.
    現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實都是由古代傳承和發展而來。了解人類的歷史,可幫助我們尋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了解我們的社會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此外,古人的行為和處事方法,對現代人來說仍有借鑒的作用.
    雖然歷史不停發展,但人性是不變。學歷史的人可以從過去的事情,明白一件事如何會成功,如何會失敗,我們可以從這些事吸收經驗,以免重蹈覆轍。
    當政治人物、大商家,總之是決策人物,都會對中史有所認識,因為歷史是決策的秘笈,極具參考價值。如王安石的變法何以成功,一個帝國何以興隆又何以傾頹。
    讀中史可以幫人看事情可以看得更深入,可以了解事情的成因和影響,有助人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影響人生。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讀中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祖先的過去。
    近日,又看到中日關係出現問題的新聞。日本政府有意無意之間,在戰後多年,不斷淡化二戰時的侵略歷史。一般日本市民,雖知道自己國家過去的不是,但對某些中國人民的傷痛,並不是太了解。當年日軍的暴行,和南京大屠殺等,他們也是一知半解。偏偏,日本政府就要在這些問題公開地與中國對著扯,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只有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們的民族才能在傷痛中站起來, 只有珍惜前人的努力及智慧, 才能不走冤枉路, 在世界的洪流中不畏挑戰, 勇往向前.

    回覆刪除
  34.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的故事,看似遙遠,卻又親切,讀中國歷史,就好像讀自家的事,關心自家的事.



    現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實都是由古代傳承和發展而來。了解人類的歷史,可幫助我們尋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了解我們的社會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模樣。此外,古人的行為和處事方法,對現代人來說仍有借鑒的作用
    雖然歷史不停發展,但人性是不變。學歷史的人可以從過去的事情,明白一件事如何會成功,如何會失敗,我們可以從這些事吸收經驗,以免重蹈覆轍。
    當政治人物、大商家,總之是決策人物,都會對中史有所認識,因為歷史是決策的秘笈,極具參考價值。如王安石的變法何以成功,一個帝國何以興隆又何以傾頹。
    讀中史可以幫人看事情可以看得更深入,可以了解事情的成因和影響,有助人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影響人生。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讀中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祖先的過去。
    近日,又看到中日關係出現問題的新聞。日本政府有意無意之間,在戰後多年,不斷淡化二戰時的侵略歷史。一般日本市民,雖知道自己國家過去的不是,但對某些中國人民的傷痛,並不是太了解。當年日軍的暴行,和南京大屠殺等,他們也是一知半解。偏偏,日本政府就要在這些問題公開地與中國對著扯,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只有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們的民族才能在傷痛中站起來, 只有珍惜前人的努力及智慧, 才能不走冤枉路, 在世界的洪流中不畏挑戰, 勇往向前.

    回覆刪除
  35. 題目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討厭的人,要問問我怎樣跟一個我所討厭人的人相處,那真極為深奧。我會選擇對他友善,令自己對他的好感提高,所謂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每當我自己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為何討厭他,我真的比他好嗎?這個世界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缺陷,我們應該學習包容,尊重,才令這個圈子或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才令我們生活變得更加美加。討厭一個人比喜歡一個人辛苦,為何我要討厭一個人呢?試想想,自己被別人討厭的感受是如何?感覺一定很難受,所以我會以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所有人

    回覆刪除
  36. 題目3
    誠然,要掌握未來,也得了解歷史,以”史”為鑑。古今中來的道德、文化,流傳至今如此良久,換取了很多經驗,作為演繹事情轉變的基礎。
    社會看似滿佈規律的現象,背後是年代交替的造就,很多事情需要經歷試驗,方能轉變成一種事件組成的廣泛集合的經驗。身為中國人,不一定需要對歷史細節,芝麻綠豆之事瞭如止掌。儘管不選擇修讀中國歷史,仍不代表能夠對我國歷史絲毫不察,得過且過,試問一個連”六四”都不懂的人民……憑藉什麼稱己為「中國人」,「中國人」不單是一個鏡花水月的稱涵,它還蘊含了一點一滴辛酸的歷史,體現彰顯國家的並進。一些觀乎道德的歷史,甚為值得新代青年了解更多,而重點反而不是著重於應否修讀中國歷史。

    回覆刪除
  37. 題目3
    我覺得一定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深厚。我們可從中學到多方面的知識,其實歷史發展與現今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而且中國的文化有很多可取之處。中國上古的文化起源和演進,文字系統和思想變遷等,在在都代表了中國的獨創性。在1988年1月,在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開會結束時呼籲:「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顧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所以我們學習中國歷史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背景,例如學習儒家,就可以改善我們的道德修養。
    修讀中國的歷史可以知道以前的事,學習前人的智慧, 透過對史事的了解,吸取經驗教訓,避免犯相同的錯誤,例如戰爭。認識中國歷代的史實,從而了解現今事物的背景和演變。

    回覆刪除
  38. 題目3
    我認為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
    雖然中國歷史源遠悠長, 我們身為中國人本是應該要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發展,但是不是每個人也對中國歷史有興趣。其實修讀中國歷史的好處不多,對將來的工作也沒有甚麼大幫助,未來的工作大多數也不會用得到。
    此外,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實在太悠長了,學生想在這一個科目取得好成績,就必須花大量時間去背誦史實,當中包括了中外交通、經濟、宗教、制度、名著等範疇,真是談何容易呢。學生花了時間讀中國歷史,其他科目所花的時間便會相對減少,因此影響學生其他科目的成績。
    總括而言,我認為修讀中國歷史對我們的用處不大,所以不是每個中國人也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應以興趣為先。

    題目2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但每個人也不是完美,每個人也各自有不同的喜好、性格、價值觀等。面對每樣事物,各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愛、惡和接受程度。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也是「人夾人緣」的,總會有一些令你生厭的人。
    面對討厭的人,我們可以盡量減少與對方交談和接觸,以免發生衝突和爭執。此外,我們也不應對他們持有偏見的態度和想法,應客觀地分析每件事,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即使對方十分討厭,我們也應該以禮待人,應該學會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缺點。
    總括而言,我認為大家應與討厭的人和諧相處,雖然成不了朋友,但是也沒有必要成為敵人,這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執和麻煩。

    回覆刪除
  39. 香港需要怎樣的特首?
    香港這個地方被人們稱為「東方之珠」,其實是因為香港有地理優勢和自由政策幫助發展。但現在人們總是批評著我們的特首,說他政策上有錯不改,偏改不錯。其實他很難做的,因為上有「中國」,下有「香港」,工作是必須做兩地中間的磨心。支持「香港」聲音進行政改,則被「中國」批評辦事不力;相反的話便變了中央政府的木偶。
    其實香港需要的特首當然是能幹的,明白內地的底線和港人的基本需求是什麼,並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法。當然特首這工作是「說時易,做時難」,所以我認為特首這工作應三個人應付,一個負責與中國對話;一個負責於香港民生上;一個則需要對外事務。到了決定政策時,三人一起決議政策。這就不會出現「對人不對事」的情況。

    回覆刪除
  40. 題目2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一個人的一生,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也許,有機會遇到摯友;也有可能遇到一些惹你討厭的人。一個人的一生也不可能完完全全避免與討厭的人共處共事的可能性,所以我們要學習和他們相處。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我認為這句說話說得很對。當面對著自己討厭的人,我認為退一步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對大家都好,可以避免有更大的衝突。亦可以和對方多溝通,通過溝通多認識大家,和平的與對方相處,多看對方身上的優點,這樣就不會太討厭了!如果這些做法都不能阻止自己不討厭對方,就避免和對方接觸,只要少接觸,就可以少很多磨擦。

    回覆刪除
  41. 3.
    我覺得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現時有不少中國人從小移民到不同的國家.那他們不是中國人嗎?我們學校,什至政府也不是強行要學生選修中國歷史的一課,由此可見我們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另外,我覺得對自己國家有一定的認識便可,不應太在意中國歷史的全部.更不是個個也對中國歷史有興趣,我自己是修讀中史科目的.要讀的資料比其他科的多,人名更是最難記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會運用到生活上的需要吧.所以我覺得中國人不一定要修讀中國歷史

    6. 香港需要怎樣的特首?
    特首及政策官員可以是任何人,最理想的就是制定政策時,在市民的角度出發,他們主要的工作便是聽取同接納市民訴求,而不是權壓和把事實忍暪.要有遠見,改革現今政府的弊端.而不是只懂得在傳媒面前裝毛作樣,香港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把公帑放在政府中而不幫助一些現時有需要,低收入的家庭.此外我覺得要從市民的想法場和需要出發,要是特首能做到這樣.我想香港會比現在的更好.

    回覆刪除
  42. 5a05 lowaiki
    3.
    中國人不一定要讀中國歷史, 可以卻一定要有基本的認識. 中國歷史可能不是你所喜歡的科目, 也不是你感興趣的話題, 但如果連一點兒的中國歷史也不懂的話, 也有點兒慚愧吧. 而且中國歷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特別的用處, 在這悠長的歷史中, 我們根本沒有可能一一緊記, 在時間方面也很難分配, 除非真是對中國歷史有很多的興趣. 中國歷史可以不讀但一些基本的認識是不能少的.

    2.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 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 性格也不同, 沒人可以取代, 可是就是因為不同性格的關係, 我們會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人.喜歡的人, 可以做朋友;可是, 討厭的人, 也不一定要做敵人吧.面對自己討厭的人, 應該如何相處呢?應該針鋒相對?還是想方法作弄他/她?兩者都不是, 其實面對自己討厭的人我們可以選擇沈默不作聲, 減少爭執的機會, 也可以嘗試包容他, 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回覆刪除